<video id="9dl77"></video>

        <sub id="9dl77"><track id="9dl77"></track></sub>

          <del id="9dl77"></del>

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 > 新聞動態  > 行業新聞

          釜用機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分析

          發布日期:[2016-07-18]     點擊率:

          1.失效原因分析

          從釜用機械密封的使用工況看,反應釜工作時需升溫至16~18℃,恒溫24h'-~12h不等。釜內壓力1.OMPa~1.5MPa,由于頻繁升溫、降溫,使得釜內壓力與釜用機械密封腔內的壓力經常處于變化狀態。升溫時,隨著釜內壓力的持續上升,釜內的氣相物質向釜用機械密封腔內滲漏;降溫時,釜用機械密封腔內的封液又向釜內滲漏,使得釜用機械密封的下端面很快失效。工作時又須關閉密封冷卻水,造成動靜環工作時處于干摩擦狀態,直接影響釜用機械密封的使用壽命。在實際工作中,由于反應釜內工況惡劣,造成密封失效的原因較多。從多年的實踐經驗分析,晶化釜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:

          (1)靜環端面磨損嚴重。動靜環接觸的端面比壓過大,導致快速磨損,加之反應物為小型顆粒,強度大,易進入密封腔體,加速了端面磨損。

          (2)型圈老化失效。由于原設計使用的形圈材質不適用特種分子篩晶化的高溫、高壓、腐蝕性強的工藝條件。

          釜用機械密封

          (3)軸肩與機封接觸處聚四氟乙烯O形圈變形損壞。由于機封與軸肩固定不牢,產生了相對滑動。

          (4)摩擦副之間發生干摩擦。原沖洗潤滑系統由于經常泄漏,導致物料進入系統或系統介質進入釜內。每當內漏發生時,關閉沖洗潤滑系統,摩擦副間便處于干摩擦狀態,必然產生摩擦熱。此外,釜內溫度較高,產生熱量積聚,使密封腔內溫度升高。這些熱量可導致端面問液膜粘度降低并發生汽化。拆開摩擦副可見磨損后留下的亮斑。O形橡膠圈超過許用溫度繼續使用,加速了其老化、龜裂及溶脹的程度。


          暖暖 免费 在线 播放 中文

              <video id="9dl77"></video>

                <sub id="9dl77"><track id="9dl77"></track></sub>

                  <del id="9dl77"></del>